番一:少将的传记
关于大岛优子,德罗贝和平纪念馆有她诸多珍藏。例如她指挥著名的洛基那斯山脉反击战时使用的配枪,与阿尔泰公国在血色平原上签订《和平协议》的金笔,还有大岛家族捐赠的一些生活照和部分藏书,以及十二枚代表了德罗贝军人至高荣誉的勋章。每逢休馆期,工作人员都会将这些勋章擦得锃亮,仿佛那个早已消逝在历史烟尘里的帝国少将,随时都可能要佩戴它们。
共和国建国之初,和平纪念馆与军事博物馆就大岛优子的功绩和遗物归属权等问题,曾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口水仗,直到和平纪念馆的米勒馆长写了那本还原她生平事迹的著名传记《迈向和平之路》,军事博物馆才在一年一度的国家学术研讨会上住了嘴。
翻开传纪,这位被誉为德罗贝最具智慧的女少将形象,被严谨的考证资料塑造的栩栩如生,特别是讲述她少女时期经历的那几章,插页里甚至还附上了她在常春藤学院学习时的成绩单,而仅凭成绩单上的优异学分,就足以激励任何一个年轻人积极向上。
其实,即便没有米勒馆长写的这本传纪,也丝毫影响不了大岛优子在德罗贝民众心目中的完美形象,试问一个给国家带来和平的人又怎么会有丝毫瑕疵?于是这种带着强烈主观意识的集体认同感,最终让大岛优子像大陆上所有伟人一样,高大到令人仰视。
而以她和鹰院19期生为创作原形的舞台剧《德罗贝之鹰》,也成了德罗贝国家剧院最受欢迎的保留剧目,每到该剧公演时,总有那么几个女演员因没有争到大岛优子的角色而心碎。据说她被独裁者秋元康派人谋杀在血色荒原上的那场戏,已成了衡量演技的准绳,每当女演员用铿锵的语调说出那句“死亡也无法阻止我追求真理的脚步”的经典台词时,剧院里此起彼伏的抽泣声就能精确的反应出这名演员的水准。
也许,历史的真相原是块白豆腐,加了肉煮,它就沾上了肉味,加了辣煮,它就能呛出你眼泪,至于它真正的滋味,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在乎它。
大陆历2037年,也就是共和国成立的第十个年头,决定要为大岛优子撰写传记的米勒馆长,在那年秋天,去了银月国的常春藤学院。
那时的米勒馆长才三十出头,正值男人的好时光,他精力旺盛,长着一张轮廓分明的脸和一头很有学者派头的浓密黑发。接待他的人是玛丽亚校长,一个身材瘦小的老太太,满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用黑色发网束在脑后,说话缓慢而端庄,一举一动都保持着旧时代女性的典雅。米勒馆长一看到她,就不由自主联想起了年少时就读的教会小学里的那个训导修女,于是暗暗警告自己说话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由于米勒馆长已将来意写成信函事先发给了校方,所以寒暄结束后,馆长就单刀直入的询问起少将在学院读书时是个什么样的学生。
“和其他女孩没什么两样。” 玛丽亚校长如此答道。
“玛丽亚女士,我相信以智慧著称的大岛少将在少女时代也一定也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难道您就回忆不起来那么一两件吗?”馆长先生有点不死心的诱导着她。
“与众不同的地方吗……”玛丽亚校长用耐人寻味的语气咀嚼了一遍这句话后,从抽屉里取出一叠纸递给他说:“的确,我记得大岛同学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始终排在年级前三名。”
“太好了!果然和我想的一样!”米勒馆长兴奋的翻阅着那叠纸,那是他所崇拜的大岛少将的学习成绩单,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他鼓起勇气说:“玛丽亚女士,您能把它们借给我复印一下吗?当然,我保证会将它们丝毫无损的返还给院方。”
“尽管拿去吧。”
“什么?”米勒馆长有点难以置信的看着表情始终如一的老太太。
“我代表学院将它们赠送给您和您的纪念馆了。”她稍微停顿了下,饶有兴致的瞧了会还没回过神来的馆长,才接着说道:“所以它们现在已经是您的了,馆长先生。”
“我……我都不知道该怎样向您表达我此刻的感激之情。”米勒馆长激动的连声音都跟着微微颤抖,他死死撰着那叠成绩单说:“但是尊敬的玛丽亚女士,请您相信我,我绝不会辜负了您的这份馈赠,我一定会用我的笔真实还原少将她光辉的一生。”
“馆长先生,您真是个有趣的人。”老太太微笑着补充道:“相信您写的传记也一定很有意思。”
“就如您说的,我的确不希望把少将写的像历史书教课那样乏味。”曲解了某些意思的馆长,认真的阐述着他的创作观点,“有了您的提供的这些宝贵资料,少将的形象一定会更加有血有肉。” 他把成绩单收进随身携带的硬牛皮公文包里,然后生怕别人抢走似的,将公文包横放在自己大腿上又问:“那么,玛丽亚女士,您还有什么能告诉我的吗?”
“要说有的话,她的体育成绩也相当不错。”
“还有呢?”
“她的班主任苏西老师曾跟我提起过,说大岛同学很喜欢独自沉思。”
“噢,关于这一点,她的几个旧部下也这样说过。”情绪高昂的馆长先生,完全忽略了老太太眼中那丝一闪而过的不耐烦,“他们说少将在战争期间,经常一人跑去一个小山坡上呆着,有时一呆就是一夜,他们去偷偷看过,那个山坡上除了一个无名墓碑以外什么都没有,少将她就在那里独自思考着德罗贝的命运和前途,但是我没有想到,少将她在读书时就有这个习惯。”馆长在说这番话的同时,脑海里也情不自禁的浮现出大岛少将锁着眉头坐在课堂里忧国忧民的摸样。对,就是那样,从少女时期就已经开始追寻救国之道的少将,虽然身处在少女花园般的常春藤学院里,心却始终牵挂着战火连天的祖国,这是多么崇高的爱国情怀啊!
正当玛丽亚校长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应对已经陷入狂热中的米勒馆长时,几下敲门声适时拯救了她。
“校长,叫我来有什么事吗?”进来的同样是位上了年纪的女士,中等个子,穿着烟灰色的开襟毛衣和黑筒裙,因为长了一张圆脸,所以看上去十分和蔼可亲。
“艾玛舍监,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从德罗贝来的米勒馆长。”
被点到名的米勒馆长,赶快站起来躬了躬身,“很荣幸认识您,艾玛女士。”
“你好,米勒馆长。” 由于占着年龄上的绝对优势,艾玛女士只冲他点了点头。
“您的少将在学院读书时,就住在艾玛管理的那栋宿舍。”见馆长大人那双原本咬着自己的眼睛渐渐移向舍监,想要落个清静的玛丽亚校长又不着痕迹的加重了点语气说:“相信她一定能给你提供不少第一手创作素材。”
“实在太感谢您提供的帮助,玛丽亚女士!”果不然,馆长先生开始充满热情的看着艾玛舍监。
对校长的脾气和秉性摸得一清二楚的舍监女士,知道接下来准没好事,但是出于那份天生的责任心,她又不得不问清楚:“校长,你说的那位少将是谁?”
“64期的大岛优子同学。”这个说明却让艾玛舍监愣在那里,老太太暗自偷笑了下,依旧用沉稳的语调继续说道:“米勒馆长想为大岛同学写一本传记,虽然我已经将大岛同学的几个优点告诉馆长先生了,但是艾玛你作为她曾经的生活指导老师和舍监,在许多方面肯定比我更有发言权。”
大概过了有十来秒,艾玛舍监才像赌气似的用力点了点头,“好吧,馆长先生,随我来吧,我带你去看看大岛同学曾经住过的宿舍和上过课的课堂,但是她已经从这里毕业二十多年了,你也知道,学院里每年来来去去那么多孩子,所以我也不确定究竟能不能帮到你的忙。”
“瞧您说的,艾玛女士,相信您一定记得不少关于少将的趣事。”已经把相机从包里翻出来的米勒馆长,像条小狗一样兴冲冲的跟着她向校长室外面走去。
送他们出门的玛丽亚校长乘机落井下石说:“她当然记得,艾玛舍监的记忆力在学院中数一数二的好,我想她一定会让你的传记更加光彩四溢。”
“如您所愿!”乘着门还没被关上的当口,艾玛舍监回头狠狠地剜了校长一眼。
等送走了馆长先生和舍监后,玛丽亚校长坐回到她那张坐了三十多年的皮椅里。
午后的阳光穿过掀开的织锦缎窗帘,斑斑驳驳的洒在用羊毛织成的厚地毯上。她闭眼享受了会再次回归的宁静,然后缓缓拉开了书桌的抽屉,在那里面还有一叠她没有交给馆长的纸,上面记录着那位受人敬仰的大岛少将的某些‘真相’。
迟到124次,上课打瞌睡90次,违反校规21条73次,违反校规48条66次,私自离校5次…….
“4年才被校工抓到5次,所以我说的没错,她的体育成绩真是好的与众不同。”微笑在自言自语中再次浮现在玛丽亚校长的眼里。作为常春藤学院的最高领导人,她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校规第21条是不准在校园里奔跑,48条是关于熄灯时间的,还有27条,29条,55条,61条,64条……这个孩子应是常春藤学院建校以来,违纪记录的保持者,相信今后也不可能有哪个学生能打破她的记录。
她从那叠违纪考评中,抽出一个盖着大岛家族徽的白色信封,这样的信封一共有5个。记得每到学期末,自己只要寄出大岛优子的行为考评,开学时就会收到一个装着巨额支票的信封。学院音乐系的一栋琴房就是用这些支票建造的,而与琴房隔湖相望的是美术系的图书馆,那是阿尔泰公国已逝的渡边女王捐建的。这两栋建筑就建在学院的诺亚湖畔,一年四季,占据了常春藤最好的风景……
艾玛舍监回到校长室的第一句话是:“那位缠人馆长终于肯放过我了!”
“辛苦你了,艾玛。” 正在品着一杯红茶的玛丽亚校长,瞄了眼窗外快落山的太阳,忙给一肚子怨念的舍监也倒了一杯,“德罗贝的布洛克茶,大岛家特意让船队送来的,你要是回来早了,味道还不一定恰倒好处。”
“难怪你把她夸的那么好,原来你收了她家的贿赂,那位缠人馆长一路上跟我唠叨你说那些话,听的我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什么不但学习成绩好,体育也一流,还喜欢独立思考。噢,她那是在课堂上发呆,要是她的班主任苏西老师还活着,准会抗议你的这番评价。”
“可怜的艾玛,你才跟那位馆长先生呆了两小时,怎么说话的腔调就变得这么愤慨。”校长老太太神态悠闲的喝了口香醇的茶水,比起来商店里卖的布洛克红茶,大岛家送来的才是正宗货,能赶在那位馆长来常春藤之前就把这些让人难以抗拒的红茶动到自己手上,大岛家的人永远精明到让人谓叹。不过,就算没有这些贿赂,自己也没打算让那位热血澎湃的馆长先生知道某些真相。因为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从常春藤学院毕业的学生,绝对个个是淑女,包括那个曾让自己头痛不已的小麻烦鬼。她瞄了眼还在纠结的老同事,笑着问道:“那么,你说说,你是怎么跟馆长先生介绍大岛同学的?”
“我……我告诉他,大岛同学是个举止优雅、品格端正的淑女。”隔了好一阵,艾玛舍监才尴尬的答道。
“其实你这话也算不上骗人,她有时候看起来还是挺像个淑女,只要……”校长适时的安慰着因说了谎有点不好意思的舍监。
“只要不捣乱。” 舍监女士扑哧一笑,接口道。
往杯里倒第二杯茶时,玛丽亚校长想起件事来,“你有没有告诉他大岛同学的隔壁宿舍住的是谁?”
“说了。”
“那位馆长的反应如何?”
“有趣极了,他不但冲着小嶋同学的宿舍阳台行礼,还差点哭起来,他说他和家人都是神圣教的忠实信徒,听说德罗贝虽然已经不是帝制了,但是保存了原来的宗教信仰。”
“我赞同他们的做法,并不一定要把旧的传统全部推翻才算是革命。”
“这是怎么了!”艾玛舍监故作夸张的掩着嘴说:“革命这个词竟然会从玛丽亚你的嘴冒出来。”
“别把我想的那么古板,而且这几年总有那么几个新生总爱念叨这个词。”
“说到那些新生我就头痛,她们今年又成立了一个奇怪的同好会,翻箱倒柜的在学校里寻找渡边女王的遗留物品。”
“我看不止这样吧,大岛少将的那些崇拜者不是已经折腾好几年了,68期有个孩子为了找她用过的课本还半夜潜入了储藏室,而且还真被她找着了。”
“那件事是我的失职,虽然那课本已经被我收回了,但是大岛这孩子,真是个名副其实的麻烦鬼,课本的每一页上都写满了小嶋同学的名字,弄得我差点搪塞不过去。”
“其实你并不需要跟她们解释什么,学院的传统并不排斥少女之间的情谊。”
“可是渡边同学跟柏木同学已经被一些三流小说家写的那样耸人听闻,我不想小麻烦鬼也卷进这些是非里,况且住在她隔壁那一位,身份实在太特殊,生前死后都不允许有任何传闻。”
“艾玛,你还真偏爱那个小麻烦鬼。”
“因为她笑起来的样子真的很特别,虽然已过了那么多年,可是我一直记得她在宿舍过道里边笑边跑的样子……”那些遥远的回忆,让艾玛舍监低低叹息了一声。她垂下眼帘,望着手中的茶杯,双眼被杯中袅袅升起的雾气染上了一抹感伤,“这孩子啊,太爱笑了,有次她从自己宿舍的阳台上一下子跳到小嶋同学的阳台上,那可是三楼,当时我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可是她发现站在楼底下的我以后,却冲我笑着做了个鬼脸。后来我把她抓去舍监室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干,她的回答居然是小嶋同学不肯给她开门。我被她气昏了头,狠狠的赏了她一顿手板,打到最后,我看她的肩膀在发抖,以为把她打哭了,可是等她抬起头来时,才发现原来她一直在偷笑......唉,可就是这么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竟然会走的那么快,那么干脆……”
“很抱歉,艾玛,我不该把米勒馆长推给你,让你又想起了这往事。”玛丽亚校长把自己的一只手覆在她手背上轻轻拍了拍。
“不,这不怪你,都这把年纪了,还尽说些多愁善感的话,真是不合时宜。”稍微转换了一下情绪,她接着说道:“要是那位缠人馆长知道我曾经打过他最崇敬的大岛少将,你说他的眼珠子会不会直接砸在地上?”
“何止,他还会写信去教育部投诉你。”玛丽亚校长忍不住大笑起来。
“那我倒要谢谢他,如果不是你拖着我,我早就想退休了。”
“这么说我和这里的学生都已经让你厌烦了。”校长将灰蓝色的眼睛笑盈盈的停留在舍监女士的脸上。
“是的,烦透了。”舍监女士的脸不禁微红了下,“还有,你的脾气简直跟小麻烦鬼一样糟糕,都喜欢得寸进尺,玛丽亚学姐!”
“你这样说,我该高兴呢,还是该不高兴呢,我的艾玛学妹。”
在相视一笑中,两个老太太开始安静的品尝起大岛家不远万里送来的‘堵口费’……
《迈向和平之路》出版的第二年,德罗贝教育部将书中描写大岛优子留学经历的那一章节选入了中学课本。
隔年,已被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的松井珠理奈,在巡视一所中学时无意中看到了这篇课文,并且当场发出了与她身份不符的大笑声,陪同她巡视的教育部部长等她笑完后费解的问她有什么地方不妥时,得到的答案却是——“不,没有什么不妥,我甚至认为这篇文写的妙极了,如果可以的话,我真希望它能永远放在课本里。”
于是,这篇文就成了德罗贝民主共和国的中学指定教材,让无数少男少女,在再也听不到枪炮声的洁净课堂里,一遍遍回味和向往着那个遥远的传奇身影。
——完
- Sep 13 Sat 2014 00:48
番一:少将的传记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